欢迎来到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!
产品中心
联系我们
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陈经理
手机:13338758678
电话:0510-87480556
新厂地址: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新杭镇经济开发区
宜兴地址:江苏-无锡-宜兴市丁蜀镇川埠工业园区104国道东侧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琉璃瓦长期存放可能出现哪些问题?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04:27:45 浏览次数:19次

    琉璃瓦(古建筑/仿古建筑用高档装饰瓦,核心特性为“陶土基材+高温釉层+复杂造型”,兼具装饰性与功能性)长期存放时,受其“釉层易磨损、陶土基材怕潮怕冻、造型复杂易受力不均”的特性影响,易出现釉层损伤、陶土基材劣化、结构破损、外观污染四大类问题,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降低琉璃瓦的力学强度与使用寿命,具体如下:
    一、釉层损伤:装饰性与防护性失效(核心外观问题)
    琉璃瓦的釉层(如铅釉、釉上彩釉)是其装饰价值的核心,同时起到隔绝潮气、保护陶土基材的作用,长期存放时易因摩擦、化学腐蚀、光照老化导致损伤,具体表现为:
    釉面磨损与刮花
    成因:存放时码放无衬垫(琉璃瓦直接接触)、搬运时碰撞、粉尘/砂石附着后受风吹摩擦;若为带浮雕、镂空造型的琉璃瓦(如脊瓦、吻兽瓦),凸起部位釉层更易因碰撞磨损。
    后果:釉面出现划痕(浅划痕影响光泽,深划痕暴露底层陶土)、局部釉层脱落(形成“露胎”斑点),不仅美观度下降,还会导致陶土基材直接接触潮气,加速后续劣化。
    釉层褪色与失光
    成因:长期暴露在紫外线(如露天存放、仓库窗户直射)下,釉层中的着色剂(如铁红、钴蓝)发生“光老化”——有机着色剂分解、无机着色剂氧化;若存储环境存在酸性物质(如工业废气、酸雨残留),酸性气体还会腐蚀釉层表面,导致光泽度下降(从亮釉变为哑光)。
    后果:彩色琉璃瓦(如黄釉、绿釉)褪色(如明黄变为浅黄、翠绿变为灰绿),单色琉璃瓦失光(表面无光泽,显陈旧感),严重时无法匹配原建筑的装饰风格,需重新筛选或补色。
    釉层开裂与“爆釉”
    成因:
    温度骤变:如夏季露天存放时白天高温(≥35℃)、夜间降温(≤20℃),釉层与陶土基材热胀冷缩系数差异大(釉层热膨胀系数约5×10⁻⁶/℃,陶土约8×10⁻⁶/℃),长期循环导致釉层产生内应力,出现细小裂纹(“冰裂纹”);
    潮湿冻融:釉层若有微小孔隙,潮气渗入后在冬季结冰(体积膨胀9%),会撑裂釉层,形成“爆釉”(局部釉层鼓起、剥落)。
    后果:裂纹不仅影响外观,还会成为潮气侵入的通道,加速陶土基材的吸湿与腐蚀,形成“裂纹→吸湿→进一步开裂”的恶性循环。
    二、陶土基材劣化:力学强度下降(核心结构问题)
    琉璃瓦的基材为陶土(经高温烧结,但仍保留微小孔隙),长期存放时易因吸湿、冻融、微生物侵蚀导致结构疏松、强度降低,具体表现为:
    吸湿返潮与“酥化”
    成因:存储环境湿度过高(>60%)、地面潮气上升(如未做防潮垫层)、防水措施失效(如防水布破损),潮气通过釉层孔隙或破损处渗入陶土内部,导致陶土吸湿膨胀。
    后果:陶土基材含水率升高(从正常8%升至15%以上),内部结构逐渐疏松,用手触摸时表面易掉粉(“酥化”现象),力学强度下降(抗压强度从15MPa降至8MPa以下),搬运时稍用力即出现断裂。
    冻融破损
    成因:北方地区冬季存储温度≤0℃,且陶土内部含有水分,水分结冰后体积膨胀,会在陶土内部产生“冻胀应力”,反复冻融(如冬季昼夜冻融循环)后,陶土结构被破坏。
    后果:陶土内部出现肉眼不可见的微裂纹,严重时表面出现明显开裂(如端口开裂、弧形底部断裂)、整体破碎,尤其是薄壁琉璃瓦(如板瓦、滴水瓦),冻融破损率可达30%以上。
    微生物侵蚀与霉变
    成因:潮湿环境(湿度>70%)下,琉璃瓦表面或陶土内部易滋生霉菌(如青霉、曲霉)、苔藓,微生物代谢产物(有机酸)会腐蚀陶土中的矿物质(如长石、石英),破坏陶土结构。
    后果:陶土表面出现绿色/黑色霉斑(难以清洁),内部结构被侵蚀后变得疏松,敲击时声音从清脆变为沉闷,强度显著下降,甚至出现“一捏就碎”的情况。
    三、结构破损:造型与完整性破坏(核心使用问题)
    琉璃瓦多为异形结构(如脊瓦、兽头瓦、滴水瓦),受力点集中、结构脆弱,长期存放时易因堆叠不当、碰撞、负重变形导致物理破损,具体表现为:
    堆叠挤压变形与断裂
    成因:堆叠过高(如超过1.2m)、层间无衬垫或衬垫过硬,上层琉璃瓦的重量集中在下层瓦的薄弱部位(如脊瓦的尖部、滴水瓦的“滴水”端);若为弧形筒瓦,堆叠时未错开码放,易因弧形面受力不均导致中部凹陷变形。
    后果:异形瓦出现造型变形(如兽头瓦的面部凹陷、脊瓦的弧度变平),薄壁瓦出现断裂(如滴水瓦的尖端断裂、板瓦的边缘开裂),变形或断裂的琉璃瓦无法满足施工安装要求,直接报废。
    碰撞与掉落破损
    成因:存储场地通风不良(如强风)、堆叠倾斜未固定、搬运时操作不当(如抛扔、拖拽),导致琉璃瓦堆坍塌或单块瓦掉落,与地面或其他瓦碰撞。
    后果:出现缺角(如筒瓦的端口缺角、板瓦的边缘缺角)、破碎(如兽头瓦的耳朵/鼻子破碎),尤其是复杂造型的琉璃瓦(如龙凤纹瓦当),一旦破损难以修复,装饰价值完全丧失。
    长期负重开裂
    成因:部分琉璃瓦(如大尺寸脊瓦)长期堆叠在底层,或上方堆放其他重物(如工具、备件),长期承受超过其抗压强度的重量(如单块脊瓦抗压强度20MPa,长期承受25MPa压力)。
    后果:内部产生疲劳裂纹,初期肉眼不可见,后期在搬运或安装时受轻微外力即断裂,属于“隐性破损”,易导致施工后返工,增加成本。
    四、外观污染:清洁难度大,影响装饰效果
    琉璃瓦的装饰性对外观洁净度要求高,长期存放时易因粉尘堆积、化学污染、交叉污染导致表面污染,具体表现为:
    粉尘与油污堆积
    成因:存储环境粉尘多(如靠近工地、砂石场)、未覆盖防尘布,粉尘长期附着在釉面;或与油性物质(如机油、涂料)同场存放,油污滴落或挥发后附着在表面。
    后果:釉面覆盖一层灰黑色粉尘(干燥时可部分清除,潮湿后形成顽固污渍),油污形成难以清洁的油斑(尤其是浅色琉璃瓦,油斑极为明显),清洁时需用化学试剂(如清洗剂),可能进一步损伤釉层。
    返碱与交叉污染
    成因:若与水泥制品(如水泥筒瓦、砖块)同场存放,水泥中的碱性物质(如氢氧化钙)随潮气挥发,附着在琉璃瓦釉面,形成白色返碱斑点;或陶土基材吸湿后,内部的可溶性盐(如硫酸盐)随水分迁移至表面,形成“盐析”污染。
    后果:白色斑点难以彻底清除(用清水擦拭后反复出现),尤其是彩色琉璃瓦,返碱斑点与釉色形成强烈对比,严重影响美观;若不同颜色的琉璃瓦混放,还可能出现“颜色迁移”(如红色瓦的颜料污染白色瓦)。
    鸟粪与植物污染
    成因:露天存储或仓库有缝隙时,鸟类停留排泄,鸟粪中的酸性物质(如尿酸)会腐蚀釉面;若场地有杂草,植物汁液或种子落在釉面,长期后形成霉斑或植物根系钻入釉层孔隙,导致釉面破损。
    后果:釉面出现腐蚀斑点(鸟粪处釉面失光、变色),或植物根系导致釉层剥落,污染同时伴随釉层损伤,修复难度极大。

Copyright © 2018 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   网站地图 | xml
联系人:陈经理   手机:13338758678   电话:0510-87480556   地址:安徽省-宣城市-广德县新杭镇经济开发区广安路88号
备案号:苏ICP备1904387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