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瓦厂家长期存放产品时,需围绕保护釉面完整性、防止胎体损坏、避免环境侵蚀三大核心目标,结合琉璃瓦“陶土胎体+玻璃质釉面”的材质特性,制定系统的保障措施,具体如下:
一、存储环境优化
专业库房建设:
搭建封闭式室内库房,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,确保环境温度稳定在15-25℃,相对湿度40%-60%(避免高温导致釉面老化、高湿引发胎体吸潮)。库房地面做硬化防水处理,铺设防潮垫或高架木架,使瓦件与地面保持30cm以上距离,隔绝地面潮气。
分区存放管理:
按瓦件类型(如板瓦、筒瓦、脊瓦、瓦当)、规格、釉色分区存放,避免不同尺寸瓦件堆叠挤压。珍贵或异形瓦件(如带雕刻、彩绘的装饰瓦)设置独立货架,采用一对一软质包装(如珍珠棉、无酸纸),防止相互摩擦损伤。
二、产品防护处理
入库前预处理:
瓦件出厂前彻底清洁表面浮灰、釉料残渣,对胎体裸露部位(如切割面、接口)涂刷无色防潮剂(如硅烷类保护剂),增强抗水性;釉面喷施纳米级防污涂层,减少后续灰尘附着和雨水侵蚀(尤其针对户外存放的临时库存)。
堆叠与固定规范:
平板瓦采用“井”字形交错堆叠,每层之间垫3-5cm厚的软木垫或橡胶垫,分散压力,避免釉面受压开裂;堆叠高度不超过1.5米,防止底层瓦件承重过大变形。
弧形瓦(如筒瓦)使用专用弧形支架固定,确保瓦件弧度与支架贴合,避免局部受力导致翘曲;瓦当、滴水等小件装饰瓦用塑料周转箱分层存放,箱内填充缓冲泡沫。
三、环境侵蚀防控
防腐蚀与污染:
库房远离化工区、酸雨高发区,若周边有污染源,安装空气过滤系统,定期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、氯离子含量(避免腐蚀含铅釉面)。每日清洁库房地面,每周用软毛刷清理瓦件表面浮尘,禁止用水直接冲洗(防止水分渗入胎体)。
防潮与防晒:
库房通风口安装除湿机(潮湿季节启动),墙角放置硅胶干燥剂(每月更换);窗户加装遮阳帘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釉面褪色、老化(尤其红、黄等浅色釉瓦,紫外线易使其发色剂分解)。
四、定期维护与监测
日常巡检机制:
每日检查库房温湿度、货架稳定性,记录数据;
每周抽查瓦件:重点查看釉面是否有裂纹、剥落,胎体是否发霉(尤其瓦件背面),堆叠是否歪斜;
每月全面检修:对长期堆叠的瓦件进行上下层调换,避免底层受压变形;测试胎体含水率(用水分仪检测,控制在8%以下),超标的瓦件单独通风干燥。
应急处理措施:
若发现釉面轻微开裂,立即用无酸修复剂填补,覆盖保护;
遇库房漏水,第一时间转移受影响瓦件,用干布吸干表面水分,置于通风处阴干(禁止暴晒,防止胎体骤缩开裂);
冬季低温地区,库房温度不低于5℃,避免胎体冻融循环导致结构损坏。
五、包装与物流衔接
长期存储包装:
对存放超过6个月的瓦件,采用“内软外硬”包装:内层用无酸纸包裹(隔绝潮气),外层套硬质纸箱或木箱,箱内填充防震泡沫,箱体标注“易碎、防潮、向上”等标识。
出库前质检:
瓦件出库前,逐片检查釉面完整性、尺寸精度,测试胎体强度(敲击听声,清脆为完好,沙哑可能内部有裂纹),确保符合出厂标准。
通过以上措施,琉璃瓦厂家可有效降低长期存放导致的釉面老化、胎体损坏、污染等问题,保障产品在安装时的外观质量和结构稳定性,尤其对寺庙、古建筑等对瓦件品质要求严苛的场景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