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!
产品中心
联系我们
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陈经理
手机:13338758678
电话:0510-87480556
新厂地址: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新杭镇经济开发区
宜兴地址:江苏-无锡-宜兴市丁蜀镇川埠工业园区104国道东侧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琉璃瓦长期存放一般需要多久检查一次?
发布时间:2025-08-11 04:44:37 浏览次数:76次

    琉璃瓦(以陶土为胎、表面施釉的传统建筑瓦件)长期存放时,受釉面稳定性、胎体吸水性及环境因素影响,需定期检查以避免釉面损伤、胎体受潮或结构破损。检查周期需结合存放环境、闲置时长及瓦片类型综合确定,具体如下:
    一、基础检查周期(常规存放环境)
    1.短期存放(3个月内)
    检查频率:每月1次。
    检查重点:
    釉面:有无轻微划痕、掉釉(尤其边角部位),是否因堆叠挤压导致釉面开裂;
    堆叠状态:堆叠是否稳固,垫层(木板、纸板)是否移位,防止瓦片倾斜滑落;
    环境湿度:若为露天或半露天存放,检查防雨措施是否完好(如帆布有无破损、积水),避免雨水直接接触。
    2.中期存放(3-12个月)
    检查频率:每2周1次,雨季(湿度>70%)或高温季节(>35℃)需每周1次。
    增加检查内容:
    胎体:观察瓦体背面(无釉面)是否返潮、长霉(出现黑斑),尤其陶土胎体吸水性较强,需确认是否因防潮不当导致胎体软化;
    釉面化学反应:检查釉面是否出现“泛碱”(表面析出白色粉末,因胎体盐分随潮气渗出),或与酸性物质接触后的腐蚀痕迹(如斑点、失光);
    特殊部件:勾头、滴水等带装饰性的琉璃瓦,需检查龙头、花纹等凸起部位是否因碰撞破损。
    3.长期存放(1年以上)
    检查频率:每周1次,每月进行1次全面深度检查。
    新增检查内容:
    釉面完整性:用手电筒照射釉面,查看是否有细微裂纹(尤其胎釉结合处,长期应力可能导致隐裂);
    胎体强度:随机抽取1-2片瓦片(非文物级),轻敲胎体,若声音发闷(而非清脆),可能因受潮导致胎体疏松;
    堆叠结构:底部瓦片是否因长期承重出现变形(如板瓦中部下弯),垫层是否因受压腐烂(如木质垫层霉变),需及时更换垫层。
    二、特殊环境下的调整
    1.潮湿/高盐环境(如南方雨季、沿海地区)
    检查频率:缩短50%周期(如短期存放改为每2周1次,长期存放改为每3天1次)。
    重点关注:
    釉面是否因高湿度出现“冒汗”(表面凝结水汽),导致釉面光泽度下降;
    胎体背面是否因盐雾侵蚀出现锈蚀状斑点(尤其与金属支架接触部位);
    及时更换受潮的垫层,在瓦片底部增设防潮膜(如聚乙烯薄膜)隔绝地面潮气。
    2.高温/强紫外线环境(如西北干旱地区、露天无遮挡存放)
    检查频率:每10天1次,夏季高温时段需每周1次。
    重点关注:
    釉面老化:长期暴晒可能导致釉面褪色(尤其彩色琉璃瓦,如黄、绿釉),或釉面光泽度降低;
    胎体干裂:高温干燥环境可能使陶土胎体水分过度流失,导致瓦体收缩出现裂纹,需检查瓦边是否有掉渣、崩裂;
    堆叠间隙:高温导致瓦片热胀,需确认堆叠是否因膨胀产生挤压,必要时调整垫层厚度释放应力。
    3.文物级琉璃瓦(古建筑修缮用旧瓦、带历史价值的瓦件)
    检查频率:每周2次,配备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控环境数据(温度15-25℃,湿度40%-50%)。
    特殊检查:
    釉面微损:用放大镜观察是否有肉眼难见的划痕、剥釉,避免因轻微损伤扩大影响文物价值;
    存放容器:若采用木箱或专用展柜存放,需检查容器是否变形、密封性是否良好(防止虫蛀、粉尘污染);
    记录存档:每次检查需拍照记录瓦件状态,建立“健康档案”,对比分析细微变化。
    三、检查后的处理措施
    发现釉面轻微划痕:用专用釉面修复剂(无色透明)涂抹,避免水分渗入胎体;
    胎体返潮或泛碱:立即转移至干燥环境,用软毛刷清理表面霉斑或碱渍,自然晾干(禁止暴晒);
    堆叠不稳或变形:重新调整堆叠方式,更换破损垫层,对变形瓦片单独存放(避免挤压其他瓦件);
    严重破损(如釉面大面积脱落、胎体断裂):标记后隔离存放,评估是否具备修复价值(尤其文物级瓦件需由专业人员处理)。

Copyright © 2018 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   网站地图 | xml
联系人:陈经理   手机:13338758678   电话:0510-87480556   地址:安徽省-宣城市-广德县新杭镇经济开发区广安路88号
备案号:苏ICP备1904387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