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瓦(以陶土或琉璃为原料,表面施釉的传统建筑瓦件)长期闲置时,受环境温湿度、光照、风化及物理碰撞等影响,易出现釉面损伤、开裂、风化等问题。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具体原因和检查要点如下:
一、确定3-6个月检查周期的原因
材质特性与环境影响:
琉璃瓦的釉面(玻璃质层)虽坚硬但脆性大,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,会因温度骤变(热胀冷缩)、雨水侵蚀(尤其酸雨)导致釉面开裂、剥落;陶土胎体若吸湿后遇冻,可能冻融开裂。3-6个月的周期可及时发现早期釉面破损或胎体风化,避免损伤扩大。
存储环境的动态变化:
即使在室内存放,温湿度也会随季节变化(如梅雨季节湿度骤升、冬季干燥),可能导致瓦件表面滋生霉菌(污染釉面)或胎体干裂。露天临时存放时,更易受阳光直射(釉面褪色)、雨水冲刷(胎体吸水)、风沙磨损(釉面划伤),需缩短检查间隔。
二、检查要点
釉面状态
观察釉面是否有裂纹(细微龟裂或贯穿性裂纹)、剥落(釉层成片脱落露出胎体)、变色(局部发黄、发黑,可能是霉菌或污染物侵蚀)。
检查釉面光泽度,若局部失去光泽、出现划痕,可能是风沙磨损或硬物碰撞导致,需及时防护。
胎体与结构
查看瓦件边缘、拐角处是否有破损(如缺口、崩裂),陶土胎体是否有风化粉化(用手轻触,若有粉末脱落,说明胎体已老化)。
对于有孔洞、槽口的瓦件(如筒瓦、板瓦),检查接口处是否开裂,避免安装时因结构强度不足断裂。
存放状态与环境
检查堆放是否稳固:瓦件需平放或侧立(根据形状),避免堆叠过高(≤1.5米)或倾斜,防止重心不稳倾倒摔碎。
查看存储环境:室内存放需确认是否潮湿(地面有无积水、墙壁是否返潮),露天存放需检查覆盖物(如防雨布)是否破损,是否有雨水渗入、阳光直射。
三、特殊情况的调整
露天存放:若因条件限制只能露天临时存放,需缩短检查周期至1-2个月,并重点检查防雨、防晒措施(如及时修补破损的防雨布,加装遮阳棚),避免瓦件直接受自然环境侵蚀。
珍贵或仿古琉璃瓦:对于工艺复杂、釉色特殊的琉璃瓦(如古建筑修复用瓦),建议每月检查一次,必要时单独用软质材料(如泡沫、棉布)包裹,避免相互摩擦损伤釉面。
四、检查后的处理措施
发现轻微釉面划痕、污渍,可用软布蘸清水擦拭(禁止用洗涤剂,避免腐蚀釉面);
若有裂纹但未贯穿,需单独存放,避免受力后扩大;
风化、破损严重的瓦件,评估是否可修复(如小范围破损可用专用釉料修补),无法修复则淘汰,防止影响整体安装质量。